骄阳似火鼎牛网,流金铄石
大暑带着炽热的气息汹涌而来
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
也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段
此时人体阳气外浮,腠理开泄
更需清暑化湿,安度长夏
识节气
四时娃
爷爷,大暑是不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呀?
展开剩余89%没错,大暑就是炎热至极的意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解》说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此时南方高温高湿,北方烈日炎炎,需要注意顺应天时,调整身心。
节气翁
四时娃
这么热的天气里,大家会做些什么呢?
大暑的习俗多与消暑相关。比如饮伏茶鼎牛网,把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煮成凉茶。有些地区还会晒伏姜,把生姜切片后与红糖搅拌,晾晒后冲泡饮用。另外,进入大暑节气之后,日常饮食以清淡、滋阴食品为主,即“清补”。老鸭汤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,它不仅营养丰富,且有滋五脏之阳、清虚劳之热、补血行水、养胃生津的功效。
节气翁
江苏的节气食谱
绿豆糕
绿豆糕是夏季消暑的代表性食品。绿豆性味甘寒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绿豆可“消暑止渴,清火安神”,正契合大暑时节“夏食清”的饮食智慧。作为江苏地区的特色甜点,苏式绿豆糕的制作工艺更是别具特色,《吴郡甫里志》称为“里中佳制”,其以脱皮绿豆粉为主料,辅以麻油、绵白糖,经拌粉、制坯、蒸制等工序成型,成品松软油润、麻香细腻,入口即化,不粘牙、不噎口,展现了江南饮食的精致特色。
调起居
四时娃
爷爷,高温天气总觉得精神不济,该怎么安排起居呢?
大暑起居,重在“避暑养心”。夜晚闷热难眠时,可适当晚睡,但不宜超过11点;清晨稍凉爽时可以稍作活动。午睡的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左右,但不宜饭后立即进行。白天尽量减少外出,若需出门,戴防晒帽、撑太阳伞,注意补水,不宜长时间在高温环境内,预防中暑。
节气翁
益身心
四时娃
爷爷,天太热的时候容易心烦气躁,怎么办呢?
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,尽量保持心情平和,避免情绪过激。心烦时利用听音乐、静坐、练习书法、绘画等方式慢慢平静。饮食上要清淡,适量吃一些苦瓜、丝瓜、黄瓜、西瓜等清利之品,少食油腻甜腻。清晨或傍晚暑气稍退时,可以和家人好友一起外出散步,缓慢舒展肢体以疏肝解郁。
节气翁
养
生
茶
乌梅陈皮饮
材料:乌梅3-5颗、陈皮5克、冰糖或蜂蜜适量。
做法:将乌梅和陈皮洗净,可以轻拍使其破皮,加入适量清水,煮沸后转小火煮15-20分钟。关火前加入冰糖溶化,或待稍凉后调入蜂蜜即可。
功效:乌梅酸收敛汗,生津止渴;陈皮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二者搭配,能有助缓解烦热口渴、食欲不振、汗多乏力等症。尤其适合出汗过多、脾胃不和者。但胃酸过多者、对陈皮过敏者、气虚者及孕妇慎用。
滋
补
膳
荷叶蒸鸡
材料:嫩鸡肉或鸡腿、新鲜荷叶1张、葱姜蒜、调味料适量。
做法:鸡肉斩块,盐、料酒、生抽、蚝油、淀粉抓匀腌制20分钟;新鲜荷叶洗净,用沸水稍烫软,铺在蒸笼或深盘底部;将腌好的鸡块与姜片、葱段混合均匀,平铺在荷叶上;用荷叶将食材包裹好(可用牙签固定封口);蒸锅水烧开后,放入蒸笼,大火蒸20-25分钟至鸡肉熟透即可。
功效:荷叶清香解暑,升发清阳,化湿和胃;鸡肉温中益气,提供优质蛋白。蒸的做法可以保留食材原味和营养,清爽不油腻,借助荷叶的清香和药性,提振食欲,清暑开胃。
适
运
动
游 泳
游泳必须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习,并选择配备救生员、救生设备、有安全警示标识的正规泳池。不要私自下水游泳,尤其远离陌生、野外水域!同时,也要注意锻炼方式的科学健康。
1.场所:游泳池要观察水质是否清澈,是否消毒,并查看卫生许可证。切勿选择陌生水域,切勿冒险游“野泳”!
2.热身:建议入水前进行5-10分钟的热身,充分活动肩部、腰部、腿部、手臂等全身部位,也可以通过慢跑或高抬腿提高心率。
3.身体状况:避免空腹或饱腹游泳,建议餐后1-2小时再游泳。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游泳,避免单独下水。
4.运动强度:建议初学者每次不超过30分钟;有经验者可适当延长至1小时。游泳时若感到胸闷、头晕,应立即休息。
5.规避危险:选择适合的水深区域,盲目入水易引发呛水等危险;不挑战极限,如长距离游泳、长时间憋气等;如因水温低、疲劳等引起抽筋,可抓住脚趾向身体方向拉,同时伸展膝关节缓解。
望
闻
问
切
馆
三伏贴
三伏贴是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经典疗法,基于“春夏养阳”理论,利用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,将温热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,通过经络传导温通阳气、散寒祛湿,防治秋冬易发的寒性慢性疾病,如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关节冷痛等。
进行三伏贴治疗时,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,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。贴敷时间一般为每伏第一天,每次贴敷2-4小时(成人),儿童皮肤娇嫩,贴敷时间可适当缩短。
需要注意的是,孕妇、2岁以下儿童、糖尿病患者、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、皮肤病患者、阴虚火旺者以及对贴敷药物过敏者等不宜使用三伏贴。贴敷过程中,若出现局部皮肤瘙痒、灼痛、红肿等不适,应立即取下药膏。贴敷后要注意局部皮肤清洁,避免沾水,饮食上要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食物。
审稿专家
杨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委会常务委员、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商业图库授权鼎牛网,转载需版权人同意;部分图片使用 AI 辅助生成,版权归原作者(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江苏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)所有。
发布于:北京市通弘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